國際醫療專家廖奎如返台 帶來口腔與睡眠健康新視角
【透傳媒記者杜忠聰/臺南報導】許多長者受肌肉痠痛、睡眠差、慢性疲勞、夜間磨牙及情緒起伏等問題困擾,臨床顯示或與睡眠呼吸中止症(OSA)、呼吸習慣及口腔機能有關,專家建議需專業醫師個別化評估。
享譽國際的醫療領域思想領袖廖奎如醫師(Dr. Felix Liao),應曾子南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曾王君、執行長范思筠之邀回台,並赴台南演講,市長黃偉哲到場歡迎,感謝其帶來新健康與醫療概念。
廖奎如出生台灣,16 歲移民美國,先獲布朗大學工程學位,後就讀凱斯牙醫學院。求學時,「身體為何磨損自身牙齒」的疑問,成為他終身探索起點,憑工程背景與東西方思維融合,在牙醫領域走出獨特路。
旅居美國近 60 年的廖醫師,此次返鄉分享核心問題:「為何有人夜間磨牙?」多年來,他結合工程與牙科專業,深入研究睡眠、呼吸與口腔機能關聯,以通俗方式推動跨專業健康對話。
他提醒民眾留意打鼾、白天嗜睡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夜間磨牙、晨起難醒、頭頸肩背痠痛、顳顎關節不適及情緒專注力問題等信號,這些現象成因多樣,建議先諮詢睡眠醫學中心或牙科醫師,必要時聯合其他專科。
2017 年,廖醫師提出「Impaired Mouth Syndrome(口腔氣道缺陷症候群)」臨床框架,雖非診斷,卻提醒口腔結構與機能或影響睡眠及日間表現,需專業評估討論。他表示,希望帶好問題回台,讓更多家庭早懂口腔機能與整體健康關聯,並在合格評估下做合適健康選擇。廖醫師常获邀於北美及國際論壇分享,出版多本專著,年底將在台出版。
廖奎如醫師結合工程與牙科專業,深耕口腔機能與睡眠健康領域,此次返台分享极具意義。其提出的健康觀點與臨床框架,不僅為解決長者常見健康困擾提供新思路,也推動跨專業健康對話。隨著其專著年底在台出版,有望讓更多人關注口腔與整體健康關聯,助力大眾提升健康管理意識,為台灣醫療健康領域帶來積極影響。